溝通有甚麽重要?
溝通是人與人建立關係的橋樑。即使BB未懂以言語表達自己需要,也可以與人溝通,你若留心觀察她的反應和敏銳地回應,漸漸地便能與BB建立默契。例如:當BB喊的時候,你會知道她需要吃奶還是換片,BB又會因照顧者能明白到自己的需要而感到滿足。雖然細心照料BB、盡量滿足她的需要好像平常不過,但原來當你能在大部分時間都回應到BB的生理需要(例如當她肚餓時媽媽會餵奶、手腳冰冷時有人為她添衣、替換濕尿片),你同時也在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和深厚的親子感情。
良好而親密的親子感情可以令BB產生安全感,讓BB知道無論在甚麼時候、甚麼環境,你們都會愛護她,她就會放心走出去探索這個世界,這種被愛及勇於嘗試的體驗有助她將來成為一個獨立自信的人。研究亦發現,BB與照顧者持續互動有助促進孩子的腦部發育,只要你平時多與她進行親子活動,留意她的需要和反應並及時回應,與她多說話和玩耍,便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穩健的基礎。即使BB不明白你的說話,你亦不要忽略這過程!最重要的是你和BB都享受彼此互動和共處的時光。
BB哭不停?
BB哭聲解碼
初生BB主要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需要,所以你們要了解BB哭的原因,明白他發出來的訊號。
BB哭的原因可以是:
- 生理需要:
表示他生理上的需要,例如餓了、尿片濕透或髒了、過累、身體不適等 - 不舒服:
如果BB不舒服,例如發燒、不想吸吮、肚脹或者經常嘔吐等,就可能是生病,你要盡快帶他去看醫生 - 外來刺激:
例如,室温過冷、過熱、聲浪太大、日間太多親友探訪等,會令BB感到不安。但個別BB對外來刺激都有不同反應 - 情緒緊張:
BB雖然未足一個月,卻已能感覺照顧者情緒的變化,可能會受照顧者的情緒影響而變得緊張,哭個不停 - 孤單:
BB曾感到孤單,需要陪伴 - 肚痛:
肚痛(俗稱肚風),肚痛原因不明,多數發生在初生至3個月大的BB,在傍晚時分BB會無故地苦著臉,張大咀巴放聲大哭,他也可能會放屁、縮起雙腳、身體不停地扭動,無論父母如何安慰他,他仍是哭個不停。
回應BB發出的訊號
你可以根據上面的可能性看看BB的需要,如果一時找不出原因,你可以
- 温柔地跟他說話、輕撫他
- 嘗試播放輕柔的音樂
- 用柔軟的綿布包裹BB
當你走近BB的時候,一邊望著他,一邊跟他說話,他可能會平靜下來。
抱抱=縱壞?
「不要經常抱BB,會縱壞他,變得好黐身!」﹖不對。其實一個月大的BB根本不知道甚麼叫撒嬌,他們哭是因為本能的需要,向你們發出訊號,希望你們明白他。如果剛才提及的溝通方法都不能滿足BB,你可以抱抱他,令他感受到你的關注,以增加他的安全感,鞏固親子感情。這樣對他日後與人相處和情緒發展起正面的作用。
安撫BB的其他方法
安撫啼哭BB的方法 – 廣東話
劇目:安撫啼哭BB的方法
場景:BB大哭,爸爸立刻走近BB床邊查看BB情況。
旁白:當BB啼哭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場景:爸爸一邊說,一邊查看BB不同的部位。
爸爸:BB你為何哭呢?是否尿床了?
場景:爸爸接著伸手摸摸BB的尿片。
爸爸:哦!尿片濕了,爸爸幫你換尿片。
場景:爸爸幫BB換片後,爸爸抱著BB在懷內輕搖,BB在爸爸的懷內安靜下來。
爸爸:換了尿片舒服多了,BB。
場景:BB又在床上大哭,爸爸想立刻抱起BB。
媽媽:爸爸,你不可以看到BB哭便立刻抱他的,這樣會把他寵壞,到時會令他變得纏身。
爸爸:老婆,你不用太緊張,專家說BB還未到八、九個月大的時候是不懂什麼是撒嬌的,他們哭只是出於本能,不如我們快看看BB有什麼需要吧,BB。
媽媽:剛剛換了尿片和吃了奶,應該不會這麼快便肚子餓的!
場景:爸爸查看BB不同的部位。
爸爸:有時BB哭是可能他感覺太熱,穿得太多衣服,又或給蚊子叮了。BB你感到哪裡不舒服呢?不要哭吧。讓爸爸抱你好嗎?
場景:爸爸將BB垂直抱著,伏在自己的肩及胸膛上輕搖或來回踱步,慢慢將動作放慢,直到BB安靜下來。
旁白:當BB哭的時候,最好只用一種方法來安撫BB,會比較容易找出哪種是最有效的方法。千萬不要手忙腳亂、同一時間嘗試不同的安撫方法,這樣反而會令BB感到緊張,如果BB仍是不停啼哭,他可能是有肚風。
標題:例子一:直抱BB
旁白:你可以垂直抱BB,伏在自己的肩和胸膛上,輕搖或來回踱步,漸漸放慢動作,直到BB安靜下來。
標題:例子二:讓BB吸吮
場景:媽媽把奶嘴放到BB口中,BB隨即安靜地吸吮著。
旁白:如果仍是不知道BB為甚麼不停哭,你可以嘗試給他吸吮奶嘴,因為吸吮可以安撫BB。如果BB是吃母乳的,那就要等他滿月以後才給他吮奶嘴,否則他會容易混淆不同的吸吮方法。
標題:例子三:放BB在搖椅上
場景:媽媽把BB放在搖椅上輕輕搖著和唱歌令BB安靜下來。
旁白:以上只是部分的例子,你可以跟朋友或家人分享安撫BB的心得。不論是用哪種方法,最重要是保持冷靜,還要將BB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如果你對BB不停啼哭感到不安或憂慮,你可以到母嬰健康院查詢或帶BB去看醫生。
什麽是搖盪嬰兒綜合症﹝現稱:虐待性頭部創傷﹞?
此影片由基督教聯合醫院提供 – 1999年製作
劇目:搖盪嬰兒綜合症
男醫生:搖盪嬰兒綜合症是指BB的頭部受到激烈的搖盪,或是在搖盪過程中頭部受到碰撞而所造成的傷害。這一個綜合症在不同的國家和種族都有發生,而在海外都有不少被証實的個案。而在香港每一年大概都有十至二十宗這一類的綜合症發生。那為什麼BB的頭部特別容易受傷?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他們頸部肌肉是很軟弱;第二就是他們的頭部按身體的比例是比其他兒童或成人為高的,所以他們的頭部是較容易受傷。如果BB的頭部受到很嚴重的搖盪,腦入面脆弱的組織就會晃來晃去,腦或眼底的微絲血管亦會破裂,進而導致腦細胞受到損毀。
女醫生:搖盪嬰兒綜合症,是嚴重虐兒行為之一,但很多父母或照顧者都不明白這個做法會帶來一個很嚴重的傷害。而另一方面大家可以放心,在一般正常照顧BB或者逗他們開心的情況下,這個綜合症是不會發生的。
虐待性頭部創傷﹝舊稱:搖盪嬰兒綜合症﹞是指嬰幼兒受到劇烈的搖晃及或被強力拍打、撞擊、拉扯等導致腦部、脊髓及其他身體部分受到嚴重傷害。人的腦組織和顱骨不是緊緊地貼在一起的,它們之間存在一定的間隙,嬰幼兒由於腦部柔軟,頸部肌肉發育不足,特別容易受到傷害。短暫地猛烈搖晃嬰兒幾秒鐘而產生的急劇加速-減速力,或用力撞擊,皆可引致其脆弱的腦部組織受損,導致嚴重的傷害,例如永久性腦損傷,失明,癲癇發作甚至死亡。
如何進行親子活動
先了解BB的情绪
親子三式
有甚麼簡單方便的活動可以同BB玩又可以促進親子溝通?
身體接觸 ( 0 至 1 個月 ) – 廣東話
劇目:身體接觸 ( 0 至 1 個月 )
場景:爸爸抱著BB踱著步,一邊輕搖一邊對BB說話。
旁白:希望跟BB建立親密的親子感情?你們可以從日常的簡單活動開始。
標題:身體接觸
場景:爸爸走到BB床邊輕撫BB的面,將BB抱起,一邊輕搖一邊在房內踱步。
場景:爸爸把BB放在自己的床上,同BB面對面,一邊輕柔地伸直和屈曲BB的腳。
爸爸:好了,活動一下雙腳吧。一二,一二,一二,很棒啊。
視覺接觸 ( 0 至 1 個月 ) – 廣東話
劇目:視覺接觸 ( 0 至 1 個月 )
標題:視覺接觸
場景:媽媽抱起BB和嘴裏發出“得得”聲。
媽媽:喂,媽媽跟你說話呀,你聽到嗎?這邊呀。
場景:媽媽和BB互相目光交流,用表情逗他,面和面間有20-25厘米距離。
媽媽:喂,好舒服呀?眼睏呢?
聽覺接觸 ( 0 至 1 個月 ) – 廣東話
劇目:聽覺接觸 ( 0 至 1 個月 )
標題:聽覺接觸
場景:媽媽為剛剛飲飽奶的BB掃風。
爸爸:BB,吃完奶,是否覺得很飽呢?舒服嗎?爸爸唱歌給你聽好嗎?
場景:BB打起嗝來。
媽媽:好舒服呢。
爸爸:爸爸唱歌給你聽,好嗎?
標題:同BB說說話、唱唱歌。
場景:爸爸在一旁一邊摸BB和開始哼著兒歌,媽媽也加入,BB專注地望著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