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
六至八個月的發展 – 廣東話
劇目:六至八個月的發展
場景:兩個寶寶分別俯臥在地墊和梳化上用手掌撐起上身。
旁白:滿七個月的寶寶,俯臥時可以用手掌來支撐上身。
場景:寶寶用雙手支撐自己的身體坐在地墊上。
旁白:亦可以用雙手支撐而坐,
場景:媽媽扶着寶寶站在梳化上。
旁白:扶着他站立的時候,他會用雙腳用力撐著自己的身體。
場景:坐在梳化上的寶寶伸手去抓前面的玩具,然後拿起玩具來把玩。另一個坐嬰兒車上的寶寶則將手中的玩具從一隻手交到另一隻手來研究。
旁白:他會伸手拾起玩具。亦會用雙手拿著一些玩具來研究,或由一隻手交到另一隻手。
場景:坐在嬰兒椅上的寶寶細心觀察他眼前和手上的小玩具。另一個坐嬰兒車上的寶寶望着從遠處走過來的媽媽及姐姐。
旁白:視覺方面,他們會注視近距離細小的物件,從遠處亦可辦認出熟悉的人。
場景:寶寶坐在嬰兒椅上,當聽到媽媽從另一邊叫他時便立即把頭轉過來找媽媽。
旁白:聽覺方面,他聽到兩旁的聲音會轉過頭來張望。
場景:寶寶細心地觀察和研究他手上的小玩具的各個部分。
旁白:認知方面,他會不斷地吸收外界的訊息,將所學的應用於日常生活。
場景:寶寶搖動手中玩具時聽到玩具會發聲,他感到很有趣,於是重覆地搖動和拍打玩具,使它不停地發出有趣的聲音。
旁白:寶寶會開始明白<因果關係>,好像搖動玩具便會發聲。當他開始知道自己能令有趣的事情發生,便會作出種種嘗試。
場景:寶寶拿在手中的玩具跌到地上,他立即把頭往下望追隨玩具跌下的方向,然後伸手嘗試拾回玩具。另一個寶寶正在和媽媽玩躲貓貓,他會伸手拉下遮擋着媽媽的手帕去找她。
旁白:一直以來寶寶以為看不見的東西便不再存在,根本就不會找尋。現在他開始明白<物件恒存>的概念,即使看不到的亦不等於不存在,所以便會嘗試去找尋。
場景:寶寶看不到媽媽哭起來,媽媽走過來抱起他後,他便立即停下來。媽媽扶着寶寶站在鏡前,他對鏡中自己的影像很感興趣,並伸手觸摸它。
旁白:社交方面,寶寶開始會害怕陌生人,不過他對鏡子裏的影像卻感到興趣。
寶寶成長路 -八至十二個月兒童發展
劇目:八至十二個月的發展
場景:不同的寶寶在地上爬來爬去。
旁白:當八至十二個月大,寶寶的活動能力會愈來愈好,喜歡爬來爬去,自由自在地到處探索。你可給他多些機會去作出不同的嘗試,既可啟發寶寶的潛能,又可以增強他的自信。
場景:寶寶自己穩穩的坐在地上,自如地左右轉動身體。另一個寶寶坐在地上把身體向前傾,伸手拾起前面的玩具。寶寶從坐着轉到俯身向前作爬行的姿勢,然後在地上靈活地用雙手和膝蓋爬行。另一個寶寶則坐在地上,嘗試用臀部在地上曳行。
旁白:這段期間寶寶已經可以自行坐穩地上,自如地轉身,亦可以轉換不同的姿勢,好像由坐到爬行。有些寶寶會用雙手和膝蓋爬行,但是有些則會用臀部在地上曳行。
場景:寶寶爬到梳化前用雙手扶着梳化站起來,然後沿着梳化行了數步。另一個寶寶則在沒有扶持下站一會和嘗試起步行數步。
旁白:寶寶可以扶著傢俬站起來,跟著走幾步。有時又可以自己站立一會,甚至行走幾步。
場景:寶寶用手抓、拍打玩具結他上的按鈕和玩具琴上的琴鍵令它發出不同的聲音。
旁白:手部運用方面,他們會用手指按壓玩具,
場景:寶寶用拇指和食指從地上和小碗中執起積木。另一個寶寶則把媽媽給他的玩具小剪刀及杯放入玩具盒內。
旁白: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去拾起一些細小的物件。將玩具由盒裏面拿出來或放入去。
場景:寶寶拿起覆蓋着積木的碗並找到收藏起的積木。
旁白:認知方面,他們很容易就會找到被藏起來的玩具。
場景:媽媽正在餵寶寶吃飯,他把玩具匙羹放到媽媽嘴裏來模仿她。寶寶把梳放到媽媽頭上模仿替她梳頭髮,又把玩具電話放到嘴邊模仿在說話。
旁白:會明白一些日常用品的用途,好像用梳來梳頭、或拿著電話說話等。
場景:寶寶用手指指着她遠處一些她覺得有趣的東西。另一個寶寶更同時發出〝呀、吧〞聲向媽媽表達他的需要。媽媽和寶寶玩時,他發出一連串不同的聲音,像在跟她說話。
旁白:語言方面,很多時候他會用動作、用手指指着,甚至用說話來表達自己的需要。會發出一連串像太空話般的聲音。
場景:媽媽伸手,望着寶寶說:〝給媽媽〞,寶寶便把拿着的玩具交到她手中。媽媽抱着寶寶向別人說再見,寶寶揮手作回應。爸爸叫寶寶〝拍手〞,他便跟着拍手。媽媽給寶寶玩具,他不感興趣並搖頭作表示。
旁白:在提示之下,他會回應簡單的說話指示,例如:<給媽媽>,<再見>,<拍手>等。亦會搖頭表示<不要>。
場景:媽媽叫寶寶不要掉玩具,他立即停下來看媽媽的反應。
旁白:在社交方面,他們會試探父母對他的行為的反應。
場景:寶寶弄到滿地玩具而哭起來,媽媽耐心地上前了解並教他收拾。他慢慢地安靜起來,然後跟她一起收好玩具。
旁白:這個時侯您要提高自己的忍耐力,因為寶寶很容易會把所有的東西弄得一團糟,但只要您細心觀察,去了解他的興趣,多些陪他玩耍和說話,他便會學懂怎樣可以玩得更有條理。
每個小孩的發展是受先天和後天兩大因素影響,先天因素會決定他的能力和素質,後天環境就會影響他的學習、社交及情緒發展,兩者對小孩的發展同樣重要。
小孩的發展是一個持續、有先後次序的過程。他們在不同階段都會有相應的態度、行為及發展。但父母應該記著,每個小孩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發展進度會因人而異,世上是沒有兩個發展完全相同的小孩!

怎樣配合6-9個月大BB的發展?
BB可以做到的
爸爸媽媽可以配合的
我可以自如地轉換位置了
跟我玩
我已經可以臥著翻身
又開始識得挨住或用我自己雙手支撐坐直一會兒
如果你扶著我的腋下,我會用雙腳來支撐自己的身體

大部分和我一樣大的BB會開始學爬,但不是每一個BB都會爬的
我會扶著或倚著床欄站立。這是我學識行路前的重要一步

我的手眼協調愈來愈好了
給我準備合適的玩具
我喜歡用雙手把玩手上的東西或者把它放入口中
我可以將左手的東西交到右手上,完全沒難度

我開始學習用拇指及其他手指拿起在我眼前的小東西

我開始明白一些說話了
教我說話
我開始知道自己的名字了!如果你們叫我的名字,我會懂得回應你的
我也開始認得一些你時常跟我說的字,例如:「mum mum」、「奶奶」、「唔准」
我會發出Da、Ba、Ka等聲音,嘗試跟你說話
有時當我很興奮或者很煩躁的時候,我會尖叫或者高聲叫來表達我的感受,你明白嗎?
我的認知能力發展
跟我玩遊戲
我開始有「因果關係」的概念,我會知道我做的一些動作是會引致一些結果發生,例如我搖搖鈴、搖鈴就會響
這些新奇的發現會令我重複又重複同一動作去印證結果
我開始有「物件恒存」的概念,明白即使我現在看不見某東西,它並非消失了,所以我懂得去找它
即使你不在我身邊,我也會記掛著你
我更加識得表達自己的情緒
跟我玩遊戲
我會怕陌生人
BB怕人纏人不擔心 – 廣東話
劇目:BB怕人纏人不擔心
場景:爸爸的朋友來訪,BB對陌生人感到恐懼,哭了起來。
旁白:BB在約六個月大開始,已經跟爸爸媽媽和照顧他的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在這階段,他見到陌生人會感到害怕和緊張。
媽媽:哎唷,不用怕,哎唷,無事的。
爸爸:真的不好意思,BB最近怕陌生人。給他一點時間適應,漸進接觸陌生人,應該沒問題的。
訪客:不好意思。
旁白:每個BB的反應可以有很大差異,所以你要留意BB對陌生人的反應。如果BB害怕陌生人,你就不要強迫他或將他交給其他人抱。你要留在BB身邊陪他,讓他慢慢接受其他人。
場景:媽媽抱著BB坐在訪客的另一邊,再漸漸接近訪客,跟著讓BB嘗試和陌生人接觸,BB慢慢接受和陌生人玩及讓他們抱。
標題:促進安全感
旁白:BB在約六個月大開始,會很喜歡跟你親近,他可能會比較纏人。平常,你可以嘗試把他放在一個可以看到你而又安全的地方,初時要不停地跟他說話。
場景:媽媽在BB旁邊做家務,看見BB哭便走過去和他玩一回再走開。
旁白:如果他沒有找你,你就可以減少跟他說話和慢慢走遠些。
場景:媽媽看見BB沒有找自己,慢慢到離BB較遠的地方做家務。
旁白:用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可以令BB感到安心,但這個方法是需要你的耐心和時間去嘗試的。
標題:交託熟悉的保姆
場景:爸爸和媽媽帶BB去找奶奶。
媽媽:奶奶麻煩你幫我們照顧思澄兩小時。
奶奶:不要緊,乖,難得你們放假,出去玩吧。有我照顧,思澄很開心的。進來吧,快進來吧。
場景:奶奶接過思澄。思澄坐在地上玩,爸爸媽媽坐在旁邊。爸爸拿出一袋玩具和思澄的物品。
爸爸:媽,這是她平常用的東西,如果她一會兒哭,你就給她這條毛巾吧,讓她有安全感。還有這些是她常玩的玩具,都在這裡。
旁白:如果BB不是經常見到這保姆的,你可以讓她先安定下來才離開。
奶奶:你們放心去玩吧。
場景:奶奶拿玩具同思澄玩,爸爸媽媽坐在旁看著思澄,見她投入玩,兩人互打眼色。
媽媽:澄澄你先跟嫲嫲玩一會,你食完東西爸爸媽媽就會回來的了。
旁白:跟BB分開的時候,要習慣跟BB說再見,令寶寶不會因為突然見不到你而更加缺乏安全感。
場景:爸爸媽媽和思澄告別後就離開。
旁白:如果BB抓住你不放,你亦要堅定平靜地將他慢慢交給幫手照顧的人。BB害怕陌生人和害怕與父母分開時是一個正常的成長階段。到大約一歲半的時候,這兩種表現就會慢慢消失的了。
我跟你已經建立了親密的關係及識得記掛你,如果你離開我,我會驚慌和喊,抓住你不放
怕陌生人和怕你離開會愈來愈明顯,不過在我約歲半大的時候就會開始減退
如果同我年紀一樣的小朋友沒有我般怕離開你和怕陌生人,一點也不出奇,我們的脾性可以有很大差別呢
我現在會更多用表情、聲線和動作去表達情緒


我開始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
怎樣配合10個月至一歲大BB的發展?
BB可以做到的
爸爸媽媽可以配合的
我開始學走路了
幫我營造安全的環境學行路
我已經可以扶住床欄自己撐起身站立, 我很快就會學識行路喇

我開始可以爬了,如果我扶著傢俬或者你捉著我雙手,我更加可以行去我想去的地方

我到一歲時已經可以自己站立一會,我們一歲小孩當中有些甚至讓爸爸媽媽拖著一隻手就可以自己走一段短的距離呢
我開始有細微的手部動作
給我準備合適的玩具
我可以將玩具放入容器中,然後又將它拿出來
我慢慢可以控制手指的活動,用拇指和食指做一些細微的動作,例如撿飯粒、麵包粒或者提子乾等的小東西

我開始說話和掌握你們說話的意思了
在日常生活中啟發我的語言能力
我會模仿你和有節奏地牙牙學語,說一連串的「BB話」,希望可以快些跟你說些你會明白的話
我會指著我想要的物件
在一些場合或動作的配合下,我會明白簡單的說話,例如「請請」、「拜拜」等
我開始明白常見的人的名稱,例如你們說「爸爸呢?」我就識得望向爸爸
到我一歲大的時候,我開始識聽你的指示,例如當你說「俾媽媽」我就會遞手上的東西給你

